智慧工安系統
特點說明
  • 以AI電腦視覺確保高風險建築工地人員與設備安全。
  • 以5G專網提供數位韌性與多元應用優質通訊平台。
  • 加速推動申辦優良工程金安獎與與公共工程金質獎。
功能說明/效益
架構圖
營造工安防護方案
 痛點需求   解決方案   方案優勢 


施工環境從地下工程到地上高樓甚至隧道建築處處存在高風險,透過AI電腦視覺技術在不意察覺的高危盲區或重機械作業警戒區確保工地現場作業人員與設備及管線安全,讓工程在高標準人身與建築資產安全保護下如期完工,且加速推動申辦優良工程金安獎與公共工程金質獎。

 

 塑膠製造業者痛點  

  1. 傳統產業檢測PU摩擦輪依賴人工,成本高
    受少子化和人口結構變化影響,年輕勞動力逐漸減少,再加上大量年輕人選擇進入都市工作,傳統產業面臨招募員工的嚴峻挑戰。這使得手工檢測的方式不僅成本高昂,還增加了人力供應的不確定性。因此,傳統產業亟需透過自動化檢測技術減少對人工之依賴,不僅可降低人力成本,也能提升整體產線的效率與穩定性。

  2. 檢測需長時間訓練、效率低
    過去PU摩擦輪的檢測工作高度依賴熟練的資深員工,這些人需要具備良好視力和豐富經驗,幾乎像「人肉掃描機」一樣,能夠迅速辨識細微瑕疵。由於這項工作需要極高專業技能,培訓一名合格檢測人員往往需要耗費數月甚至一兩年的時間。而且,一旦資深員工離職,企業必須重新培訓新人,導致檢測效率低下,生產過程可能因此延誤。此外,人員的視力與專注力容易隨時間下降,進一步增加了檢測錯誤率與不穩定性。

     


 解決方案  

  1. 電子圍籬安全管制
    建案工地常有大型機具作業且現場環境複雜易增加人員誤入視線死角的風險,在危險地區以AI e-Fencing電子圍籬功能來確保大型機具迴轉半徑範圍無人員闖入,並在人員進入圍籬區域告警通報管理人員。另可在AI警戒視訊範圍中圈選三個區域同步監控,並計算人數與搭配智慧手錶進行人流警示。

  2. 工安穿戴辨識
    為確保工作人員在進入作業環境前已穿戴安全保護裝備,導入PPE Detection(個人保護裝備檢測)功能在工地出入口進行「安全帽、反光背心、工作手套等可自訂項目之」AI辨識穿戴檢查,不符資格立即通報並限制人員進入工地,確保工作人員安全,避免意外發生影響工程進度。


  3. 工安防護手錶與 5G Body Cam
    現場管理者須即時掌握工地各角落各樓層狀況,可配戴工安防護手錶或Body Cam在支援5G;Wi-Fi與Bluetooth通訊並搭配GPS定位及語音通話與錄影功能下,確保第一時間收送緊急通報,事後也對錄製影音檔追溯事件。防護手錶支援心率診斷資訊更有幫助管理人員在事件發生當下判斷救援對策,避免重大事故。


  4. 5G 專網佈署與遠端即時監控
    各項AI監控與救援功能及設備需彈性架設且穩定傳輸網路,5G專網比起線網路有彈性架設與復用優勢。不僅現場各式各樣設備彼此連網,也有助於總部後台管理中心直連現場,5G專網結合AI應用功能得以提高工程施工品質與工地安全,且得以實現3D模型圖面與施工現場即時AR投放,助於提高現場照圖施工的準確度與遠端連線討論或回傳工作進度的效率,是提升新世代智慧工地水平不二法門。




  解決方案優勢
 

  1. 有效彈性的 AI 工安措施
    AI系統可自動辨識危險區域是否安全並判別施工人員是否穿戴安全保護裝備,可根據工地變化快速調整檢測範圍與標準,彈性且快速提升工地安全檢測效率。

  2. 建案場域內韌性通訊網路
    5G專網具備高穿透力與大頻寬及彈性布署特性,提供穩定全域連線,支援即時監控及OT (Operational Technology) 應用擴展,整合環境監控與工程應用需求